豫西地区含铜多金属矿X射线预选技术取得进展
◇ 来源:资源与环境研究室◇ 作者:吕良◇ 发布时间:2015-09-10
豫西地区铜资源具有矿床规模小,伴生元素多,品位低等特点,给其综合回收带来了一定难度。2013—2014年,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与东北大学联合开展X射线预选技术研发。该课题属于地质调查“豫西地区大型多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工作项目下设的课题,重点以豫西含铜多金属矿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X射线预选高精度分辨技术、预选分离技术和预选工艺参数优化攻关工作。
科研人员通过对铜矿石开展系统的X射线辐射分选技术研究,掌握了适用于贫铜矿石选别的分选机各操作参数配置,结合矿石的性质分析及铜矿石的分选条件试验,确定了该类物料适宜的分选粒度、给料速度、分离阈值及分选工艺,通过对分选过程参数实施精确的选择与控制,达到了预定的分选目标,最终实现了X射线辐射分选机在低品位铜矿石分选中的应用。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实现了分选机软、硬件系统初始操作参数的调制,其中滤波片采用4Al、管电压32KV、管电流40mA、铜元素识别区域40—50、散射光Ns区域88—254、弹板动作频率为3次/秒。
给矿频度过低或过高都将导致分选效率的“恶化”,适宜的给矿频度为50%,;精矿铜品位随分选阈值的降低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原矿中铜矿块之间品位差异较小,确定该铜矿石预选适宜的阈值H设定为0.2;不同粒级X射线分选产品中铜品位的高低顺序依次为:β+70-110mm> β+30-70mm > β+110-150mm,适宜的给矿粒度区间为+70-110mm。
针对铜品位0.241%的铜矿石,在富集比达到1.59的前提下,获得了铜品位0.382%和回收率70.29%的铜精矿产品,完成了项目的预期指标,实现了铜品位0.25%以下铜矿石的富集和回收。故该废弃低品位铜矿资源,通过X射线预选提高品位后,可进入主分选流程而进一步提高了铜矿资源的有效回收和利用效率。
贫铜矿石的预选技术的突破可以提高选矿厂入选品位、实现含铜多金属矿的有效回收和利用,大幅提高分选效率,降低分选能耗,是利用我国低品位铜矿资源的重要技术突破,对其它低品位矿的利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科研人员通过对铜矿石开展系统的X射线辐射分选技术研究,掌握了适用于贫铜矿石选别的分选机各操作参数配置,结合矿石的性质分析及铜矿石的分选条件试验,确定了该类物料适宜的分选粒度、给料速度、分离阈值及分选工艺,通过对分选过程参数实施精确的选择与控制,达到了预定的分选目标,最终实现了X射线辐射分选机在低品位铜矿石分选中的应用。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实现了分选机软、硬件系统初始操作参数的调制,其中滤波片采用4Al、管电压32KV、管电流40mA、铜元素识别区域40—50、散射光Ns区域88—254、弹板动作频率为3次/秒。
给矿频度过低或过高都将导致分选效率的“恶化”,适宜的给矿频度为50%,;精矿铜品位随分选阈值的降低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原矿中铜矿块之间品位差异较小,确定该铜矿石预选适宜的阈值H设定为0.2;不同粒级X射线分选产品中铜品位的高低顺序依次为:β+70-110mm> β+30-70mm > β+110-150mm,适宜的给矿粒度区间为+70-110mm。
针对铜品位0.241%的铜矿石,在富集比达到1.59的前提下,获得了铜品位0.382%和回收率70.29%的铜精矿产品,完成了项目的预期指标,实现了铜品位0.25%以下铜矿石的富集和回收。故该废弃低品位铜矿资源,通过X射线预选提高品位后,可进入主分选流程而进一步提高了铜矿资源的有效回收和利用效率。
贫铜矿石的预选技术的突破可以提高选矿厂入选品位、实现含铜多金属矿的有效回收和利用,大幅提高分选效率,降低分选能耗,是利用我国低品位铜矿资源的重要技术突破,对其它低品位矿的利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