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综合所“难利用含铝资源可利用性研究”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
◇ 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4-23
日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获名单,由郑州综合所承担完成的“难利用含铝资源可利用性研究”荣获二等奖。
该成果在对我国难利用铝资源及非铝土矿含铝资源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难利用含铝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对山西保德高铁一水硬铝石铝土矿、重庆南川高硫铝土矿、海南和福建高铁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广西贵港高铁高硅低铝的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及非铝土矿含铝资源—河南林州含钾砂页岩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1、以我国难利用重要金属矿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主要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嵌布关系和结构构造,为选冶试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2、通过试验研究,查明了我国难利用铝资源、钒资源、铁资源和白干湖钨锡矿难以利用的原因,为该类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可先选择的技术方案。
3、采用和选冶工艺技术均为现有工业单元技术的有机组合,易于工业化应用。
4、在选冶试验研究中,实现了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为解决我国其它难利用复杂金属矿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思路。
此项研究成果有三大创新点:
1、首次对高铁铝土矿进行了中温金属化焙烧—磁选工艺,大幅提高了铁精矿中铁的品位和回收率,大幅降低了铝土矿中的铁的品位。
2、首次采用了常压低温高碱度溶出高铁低铝硅比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工艺。实现了高铁低铝硅比三水铝石型铝土矿的常压溶出,大大简化了氧化铝生产工艺和降低了生产能耗。
3、首次采用了碱石灰烧结-碱浸提铝、提钾和渣作硅肥工艺对含钾砂页岩进行了研究。低品位含钾砂页岩中铝和钾实现了综合回收,并且渣用作硅肥,实现了无废化生产工艺。
该项目中含钾砂页岩的碱石灰烧结-碱浸提铝、提钾和渣作硅肥工艺进行的应用研究生产的硅肥于2008年8月在郑州荥阳王村镇西大村进行了农作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每亩施硅肥50公斤,对白菜产量增产23%,白菜维生素含量增加22%,可溶性总糖增加35%,粗纤维增加12%,而且施硅肥处理的白菜没有病虫害,白菜中的重金属含量也大大降低,施用硅肥后的白菜中重金属含量远远低于绿色白菜中的要求。该项目研制的硅肥用于黄瓜和西葫芦分别增产12%和13%;用于小麦增加小麦分蘖率28.57%,投入产出比达到1:11,经济效益显著。
该成果在对我国难利用铝资源及非铝土矿含铝资源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难利用含铝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对山西保德高铁一水硬铝石铝土矿、重庆南川高硫铝土矿、海南和福建高铁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广西贵港高铁高硅低铝的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及非铝土矿含铝资源—河南林州含钾砂页岩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1、以我国难利用重要金属矿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主要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嵌布关系和结构构造,为选冶试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2、通过试验研究,查明了我国难利用铝资源、钒资源、铁资源和白干湖钨锡矿难以利用的原因,为该类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可先选择的技术方案。
3、采用和选冶工艺技术均为现有工业单元技术的有机组合,易于工业化应用。
4、在选冶试验研究中,实现了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为解决我国其它难利用复杂金属矿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思路。
此项研究成果有三大创新点:
1、首次对高铁铝土矿进行了中温金属化焙烧—磁选工艺,大幅提高了铁精矿中铁的品位和回收率,大幅降低了铝土矿中的铁的品位。
2、首次采用了常压低温高碱度溶出高铁低铝硅比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工艺。实现了高铁低铝硅比三水铝石型铝土矿的常压溶出,大大简化了氧化铝生产工艺和降低了生产能耗。
3、首次采用了碱石灰烧结-碱浸提铝、提钾和渣作硅肥工艺对含钾砂页岩进行了研究。低品位含钾砂页岩中铝和钾实现了综合回收,并且渣用作硅肥,实现了无废化生产工艺。
该项目中含钾砂页岩的碱石灰烧结-碱浸提铝、提钾和渣作硅肥工艺进行的应用研究生产的硅肥于2008年8月在郑州荥阳王村镇西大村进行了农作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每亩施硅肥50公斤,对白菜产量增产23%,白菜维生素含量增加22%,可溶性总糖增加35%,粗纤维增加12%,而且施硅肥处理的白菜没有病虫害,白菜中的重金属含量也大大降低,施用硅肥后的白菜中重金属含量远远低于绿色白菜中的要求。该项目研制的硅肥用于黄瓜和西葫芦分别增产12%和13%;用于小麦增加小麦分蘖率28.57%,投入产出比达到1:11,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