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却不可或缺的大宗非金属矿产—石灰岩
◇ 来源:◇ 作者:朱黎宽,赵海波◇ 发布时间:2019-05-09
石灰岩,俗称“青石”,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沉积岩,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20,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安徽、河南、陕西、湖南、广西、四川、广东等地。石灰岩是国民经济中应用最广泛的矿产之一,我们建设高楼、道路等基础设施所使用的水泥,旅游中常见的石林、溶洞等喀斯特景观等,都与之相关。
石灰岩一般为浅灰色、灰色或灰黑色,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其次为白云石等其他碳酸岩盐矿物。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含少量的SiO2、Al2O3、MgO和Fe2O3等。石灰岩体积密度2.7g/cm3,摩氏硬度3.5~5。根据其成因和结构特征,分为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团块灰岩、微晶灰岩、泥晶灰岩和生物骨架灰岩等。
石灰岩大多为浅海成因,多形成于潮上带或浅部潮下带,少数石灰岩形成于深海、浊流或湖泊环境中。不同的沉积环境形成不同类型的灰岩,如竹叶状灰岩形成于受强烈波浪和水流作用的浅水环境中,沉积时灰泥成分被水流冲洗走,而内碎屑被亮晶方解石胶结。亮晶生物碎屑灰岩一般形成于潮间和潮下带。泥晶灰岩经常形成于低能的浅水瀉湖、陆棚及深水的滨外盆地环境中。鲕粒灰岩形成于温暖浅水、中等扰动的浅滩、潮汐沙坝、潮汐三角洲或瀉湖环境中。
石灰岩的分布受古地理环境制约,高质量的石灰岩通常赋存于特定的地层,如东北、东北、华北地区的石灰岩产于中奥陶系马家沟组,中南、华东、西南地区的产于石炭、二叠、三叠纪地层,西北、西藏地区石灰岩多产于志留、泥盆纪地层,华东、西北及长江中下游的石灰岩多产于奥陶纪地层。
石灰岩具有导热性、坚固性、吸水性、不透气性、隔音性、磨光性、胶结性以及可加工性等优良性能。既可直接利用原矿,也可深加工应用。主要用于水泥生产和建筑骨料,同时还可用作制作纯碱、漂白剂、澄清剂、吸附剂、化肥、建筑涂料、塑料填料、橡胶填料以及工业熔剂。随着石灰岩相关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发展,石灰岩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更好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层状微晶石灰(江西 武宁)

鲕粒灰岩镜下特征(湖北 阳新)